去年以来,九原区编办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指导实践、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围绕“提档升级,争创一流”总目标,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中心工作服务到位,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科学配置水平,以改革精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为九原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前期学习考察、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借鉴城乡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的先行经验,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经过“三上三下”征求意见、沟通论证,2次重大会议研究,8月底出台了《九原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涉改单位的工作职责,协调推进改革工作。
针对区本级及所辖苏木街镇工作实际的不同,将区本级 27家执法单位整合为包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内的8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并在阿嘎如泰苏木、哈业胡同镇、哈林格尔镇、麻池镇、萨如拉街道办事处5个地区分别组建综合行政执法中心。11 月底,整合后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陆续成立,职能职责相继调整到位,基本达到了执法力量统一,执法机构下移、执法权限下放,逐步解决了多层、重复执法问题,提高了执法效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衔接
成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任务从区政府法制办调整到区编办,并在区编办加挂了区审改办的牌子。工作交接初始,按照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强改革工作中各类清单的动态管理要求,区编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梳理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紧急通知》、《关于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回头看”的通知》,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各类清单的规范调查和梳理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九原区第一次审改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培训,集体组织核对了全区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及公共服务梳理事项,并将经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审定的权责清单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做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序衔接、不断深化。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
通过“一学二划”,提前做好基础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先行先试在部分行政类事业单位中推开政事分开。将经过前期分类,区农牧业局属于行政类事业单位的草原工作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其他7家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全部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目前,草原工作站、动物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职能已全部剥离,仅承担部分行政许可职能和公益职能。下一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加强服务中心工作
积极协调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将区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区纪委派驻机构服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举报中心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加强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上级编制部门严格控制新增编制的大背景下,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各单位实际,对全区63家行政事业单位114名编制进行了调整,有效盘活了机构编制资源,切实保障了关系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重新核定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与教育局密切配合,经过实地调研核查,按照中小学教职工新编制标准,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发展。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抓联动机制,提高整合力。与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再清查和集中整顿工作,摸清全区在职人员情况,详细了解编制外的临时聘用人员情况,有效预防“吃空饷”问题的发生。抓工作规范,提高推动力。严格做好规范全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称谓工作,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已严格按照“三定”、“五定”方案设立内设机构,整改私自新增及更名问题。抓管理载体,提高创新力。
丰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手段,全面运行新版网络版实名制管理系统,实现机构编制数据信息实时动态更新、实时调控。抓编制管理,提高驱动力。有保有压,盘活存量,通过调控和挖潜确保了教育、卫生等部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用编需求。分别为卫生、教育系统近30名引进的人才落实了编制。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创新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认真组织开展微信竞答比赛、参观包头抗战历史主题档案图片展等系列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认真做好党费重新核算及收缴工作和党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结对共建”,注重合作共进。主动与共建的兰桂村、韩庆坝第二社区党支部基层党员一起开展集中学习、助农秋收、扶贫慰问等主题活动15次,驻村第一书记送党课2次。结对帮扶了萨如拉街道办事处、兰桂村、韩庆坝第二社区老党员和贫困户7户。采取政策帮扶,送农资等多种形式帮扶,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也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